五光十色——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展

时间:2024年2月-2024年12月

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陈大楼三层八号展厅

前言

颜色釉瓷是指主要以釉的质地和呈色作为装饰的瓷器,其烧造历史可上溯至夏、商之际的原始瓷。至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青、红、黄、白、黑五大色釉为主的颜色釉瓷体系。而此“五色”亦是自春秋以来,中国人对于色彩的基本认识与概括,通常视之为正色,为基本之色,并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本展览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遴选出112件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精品。包括五大色釉体系分为十种釉色。

愿您通过此展,领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精神标识与中华美学天人合一、中正平和的审美风范。

青色系

青为木色,为草木山川江水之色,为万物出生之色,为东方之色,而蓝、绿、碧、翠、苍、葱、玉等告为青色之属。青亦为瓷器孕育之色,当先民将对生命之色的理解注入土与火的艺术,使有了最初的原始青瓷。此后虽历经数千年,中国人始终崇尚青釉瓷所蕴 含的清淡含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学风范。

红色系

红为火色,为日出花卉云霞之色,为南方之色,红、赫、朱、丹、绛、彤等皆为赤色之属。滔滔梦夏,日至而万物生,红色从古老的岩画到瓷器的釉色,无不体现着生命的热烈与张场,表达出古人对于光明的崇敬,其华而不俗,象征着温暖、庄严、喜庆和吉祥,为中华美学中的祥瑞之色。

黄色系

黄为土色,为秋叶金菊粟谷之色,为中央之色,缃、橙、金、姜、茶等皆为黄色之属。此色之于中华民族尤为特殊,厚重的黄土地见证和滋养着这个伟大民族的诞生,成长和壮大,无数炎黄子孙以黄为尚,以黄为中和之色,为御用之色,其象征着尊贵、高尚、丰收和兴旺,亦为中华美学中的祥瑞之色。

白色系

白为金色,为月光浮云山雪之色,为西方之色,琼、雪、霜、银、素等皆为白色之属。昭昭如月之明,其素朴而不染纤尘,象征着初始与本源,亦常有圣洁、优雅、善良或美好之意。

黑色系

黑为水色,为长夜浓墨黑漆之色,为北方之色,乌、玄、缅、皂、涅、等皆为黑色之属。在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精神世界中,黑色是天地洪荒、混沌未明之色,往往象征着包容、庄重、神秘与沉静。

结语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四时流转,而五色纷回,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千载间从未间断的烧造,使其不仅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实物见证,而且亦是中华美学之风雅与诗意的重要载体。它以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出特有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不仅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尊崇和向往,而且也展现出中国人对于天人合一、中正平和的审美风范的追求。时光婉转,釉色依旧,千里通波,曾运资来。也许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种特别的颜色,于此可以邂逅,在艺术与生命的呼吸中,感受一个民族的性情与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