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炮

日本造四一式75毫米山炮

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8连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这门炮支援步兵,击溃美军多次进攻,掩护步兵坚守坑道并配合夺回表面阵地,歼灭美军1000余人,荣立集体二等功。

该型炮是日本大阪炮兵工厂1906年研制,1908年(日本明治41年)完成试制,1911年定型为“四一式山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8度至+25度
  • 方向射界:左3.5度 右2.5度
  • 初速:343米/秒
  • 最大射程:6500米
  • 全重:539千克

法国造M1906式65毫米山炮

这门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该型炮是法国施耐德公司1906年研制的轻型山炮,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软后座原理的前冲式火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65毫米
  • 高低射界:-9度至+32度
  • 方向射界:6度
  • 初速:330米/秒
  • 最大射程:5500米
  • 全重:400千克

法国造施耐德75毫米山炮

这门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该型炮是法国施耐德公司1919年研制的,精度较好,分解结合方便,适于山地作战。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12度至+22度(低轴) 0度至+40度(高轴)
  • 方向射界:左右各5度
  • 初速:440米/秒
  • 最大射程:9600米
  • 全重:667千克
  • 运动方式:2马挽曳或7马驮载

瑞典造博福斯M1930式75毫米山炮

这门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该型炮是瑞典博福斯公司1930年研山炮制,身管长为口径的22倍,中国称其为“三十年式20倍”。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10度至+50度
  • 方向射界:6度
  • 初速:450米/秒
  • 最大射程:9150米
  • 全重:800千克
  • 运动方式:2马挽曳或8马驮载

美国造M1A1式75毫米山炮

这门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该型炮是美国1920年研制,经改进于1934年定型为“M1A1式75毫米榴弹炮”,1940年量产,可拆解为6个部件,由骡马驮载。抗日战争后期,中国获得该型炮,将其归为山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5度至+45度
  • 方向射界:左右各3度
  • 初速:381米/秒
  • 射速:3至6发/分
  • 最大射程:8787米
  • 全重:576千克

日本造三十一年式75毫米山炮

该型炮是日本大阪炮兵工厂1898年(日本明治31年)研制,次年定型量产,命名为“三十一年式速射山炮”,分山炮、野炮两种,属架退式火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10度至+30度
  • 方向射界:左右各3度
  • 初速:262米/秒
  • 射速:3发/分
  • 最大射程:4600米
  • 全重:327千克

日本造四一式75毫米山炮

该型炮是日本大阪炮兵工厂1906年研制,1908年(日本明治41年)完成试制,1911年定型为“四一式山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8度至+25度
  • 方向射界:左3.5度 右2.5度
  • 初速:343米/秒
  • 最大射程:6500米
  • 全重:539千克

日本造四一式75毫米山炮

该型炮是日本大阪炮兵工厂1906年研制,1908年(日本明治41年)完成试制,1911年定型为“四一式山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8度至+25度
  • 方向射界:左3.5度 右2.5度
  • 初速:343米/秒
  • 最大射程:6500米
  • 全重:539千克

日本造六年式75毫米山炮

该型炮是日本大阪炮兵工厂1917年(日本大正6年)试制,命名为“六年式山炮”,主要用于出口中国、结构、性能与四一式山炮基本相同。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8度至+25度
  • 方向射界:左3.5度 右2.5度
  • 初速:334米/秒
  • 全重:539千克

日本造九四式75毫米山炮

该型炮是日本1931年研制,1934年(日本神武纪年2594年)完成试制,次年命名为“九四式山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10度至+45度
  • 方向射界:左右各20度
  • 初速:392米/秒
  • 射速:10至12发/分
  • 最大射程:8300米
  • 全重:536千克

日本造一六式105毫米山炮

这门炮是人民军队1945年在上党战役中缴获国民党军的。

该型炮是太原兵工厂1927年(民国16年)仿制德国苏罗通105毫米山炮,命名为“一六式十生半山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105毫米
  • 高低射界:-5度至+40度
  • 方向射界:7度
  • 初速:300米/秒
  • 最大射程:5965米
  • 全重:854千克

中国仿日本九四式75毫米山炮

该型炮是1950至1952年间华东军械总厂仿制日本九四式山炮,因未定型命名,直接称为“仿九四式山炮”,性能与日本九四式山炮基本一致。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初速:385米/秒
  • 最大射程:8000米
  • 全重:537千克

中国造三七式75毫米山炮

该型炮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仿制日本四一式山炮,略加改进,命名为“三七式75毫米山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8度至+25度
  • 方向射界:左3.5度 右2.5度
  • 初速:335米/秒
  • 最大射程:6450米
  • 全重:539千克

日本造一三式75毫米山炮

该型炮是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1924年(民国13年)仿制日本六年式75毫米山炮,命名为“一三式山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8度至+25度
  • 方向射界:左3.5度 右2.5度
  • 初速:342米/秒
  • 最大射程:6000米
  • 全重:540千克

中国造十年式75毫米山炮

该型炮是汉阳兵工厂1921年仿制日本六年式75毫米山炮,称“汉十年式七五山炮”。采用双轮叉脚式炮架,可通用日本四一式山炮炮弹。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8度至+25度
  • 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
  • 初速:342米/秒
  • 最大射程:6000米
  • 全重:610千克

中国仿德国克虏伯75毫米山炮

这门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该型炮是1905年江南制造局仿制德国克虏伯M1904式75毫米山炮,称为“克式七生五过山炮”,是近代中国军火工业在20世纪初制造的第一型后膛装填式火炮。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高低射界:-8度至+15度(垫钢块为23度)
  • 方向射界:左右各2度
  • 初速:280米/秒
  • 最大射程:4300米
  • 全重:386千克

中国仿德国克虏伯75毫米山炮

这门炮是中国四川兵工厂1915年仿制德国克虏伯山炮,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的。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 口径:75毫米
  • 初速:280米/秒
  • 射速:3至6发/分 最大射程:4300米 全重:386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