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门及太和门广场

知识点

  • 内金水桥
  • 内金水河的用途
  • 太和门广场的特点
  • 狮子
  • 仪仗墩
  • 明版御门听政
  • 登基仪式
  • 彩棚太和门
  • 门钉
  • 吉祥缸(太平缸)

互动设计

  • 内金水河上有几座桥?哪座桥是给皇帝走的?
  • 内金水河有什么用处?
  • 太和门前的狮子,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妈妈?
  • 太和门上有多少个门钉?

讲解点和讲解路线

  • 内金水桥前(接午门内)
    • 御路桥
  • 过桥(广场前进)
    • 注意参观安全
    • 内金水河的用途
    • 广场特点
  • 太和门广场(定点讲解)
    • 狮子
    • 仪仗墩
    • 明版御门听政
    • 登基仪式
    • 彩棚太和门
  • 太和门
    • 门钉
    • 吉祥缸(太平缸)

导游词

内金水桥前(接午门内)

御路桥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从西向东流的这条河,叫内金水河。河上这五座桥,是内金水桥。大家看看,哪座桥最宽最长?对,是中间的桥最宽最长。我问问小朋友们,其中有一坐古时候专供皇帝走的桥,是哪一座?对了,就是中间这做桥。

这座桥就叫御路桥。御可不是宝玉、美玉、玉石的玉。小朋友们知道是哪个御吗?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里面的唐僧是不是御弟,御弟哥哥?御弟可不是宝玉的弟弟,而是皇帝的弟弟。御就是皇帝的意思,中间这条御路桥意思就是专门让皇帝走的桥。

那御路桥两边的桥,都是让谁走的?对,是皇帝的亲戚们和大臣们走的。

在御路桥中间切一刀,是不是跟后面午门大门洞切的那一刀,在一条线上?这条线叫什么来着?对了,是中轴线。在中轴线两边,一边各有两座半桥,是不是长得一样的,这就是中轴对称。

过桥(广场前进)

注意参观安全

小朋友们,走这个内金桥水,要像皇帝和大臣们一样的,四平八稳的慢慢的走过去。在故宫的其他地方也一样,要慢慢的走起来,可不能跑啊。你们想想,皇帝和大臣在故宫里跑起来是什么样,那可不像样子,不成体统了。

内金水河的用途

小朋友们,广场上突然有这么一条内金水河,你们猜一猜是干什么用的?

  • 排水:夏天下雨的时候,故宫的雨水会从河里流走。
  • 洒扫:古时候,人们打扫故宫,是要使用这条河里的水的。
  • 消防:故宫里防火、灭火使用的水,也是这里的。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走的这个广场,叫太和门广场。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太和门广场吗?因为北边那个大门叫太和门。

太和门广场的特点

大家看,这个广场是个什么形状啊?对的,这个广场是长方形的,就像是我们学校的大操场一样,但是比我们学校的操场大多了,相当于3、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古人在这里举办典礼的时候,可以上万人集合在这里。

中间这条很宽很长的路,是用石头铺成的,叫做御道。为什么叫御道啊,是宝玉铺的道路吗?御道和御路桥一样,在古时候,只有皇帝才能走这条路,其他人是不可以走的。

在御道的中间切一刀,是不是跟后面内金水河的御路桥、午门大门洞中间切的一刀是对着的?这条线叫什么来着?对了,小中轴线。大家看,中轴线两侧是不是一样的,广场是一样的,前面的大门是一样的,广场两侧的很多房子也是一样的。

小朋友们能猜到这些房子在古时候是做什么用的吗?对了,是古时候官员们上班办公的地方。

太和门广场(定点讲解)

狮子

小朋友们看看,太和门前面的这两只大狮子,是不是很威风?这可是故宫里面最大的铜狮子。大家猜猜,哪个狮子是爸爸,哪个狮子是妈妈?西侧的大狮子是妈妈,她正在逗脚下的一只狮子小朋友玩。东侧踩着一个绣球的是爸爸。

你们看,狮子的表情凶不凶?为什么要凶呢?因为要吓跑坏人。小朋友们害怕不害怕?为什么不怕,因为你们都不是坏人。

大家看看,铜狮子耳朵是不是耷拉着的?这是因为皇帝不想让大狮子偷听他的秘密。【待确认】

大水缸

广场上还有一些大缸,你们猜一猜,这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这是古时候的一种消防设施,里面装满了水,一旦发生火灾,就可以用里面的水来灭火。你们看,这些大缸是不是没有直接放在地上,而是用东西架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仪仗墩

大家看看,这个广场的地面,中间是石板铺的,两边是青砖铺的。在地面上,还有一些白色的石头墩子,叫做仪仗墩。小朋友们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小朋友们,能猜一猜这些石头墩子是干什么用的吗?是标记仪仗队站立位置的。仪仗队的人,有的举着旗子,有的举着伞,有的举着金瓜钺斧朝天镫。那时候在这里举的伞可不是为了挡雨、挡阳光,是表示这里有很重要的人物。这样在广场上有很多人排队的时候,就可以找到自己应该排在哪里了。

明版御门听政

小朋友们,知道古时候的皇帝早上在哪里开早会吗?猜猜看,是在像我们教室一样的屋里,还是在像我们学校大门口一样的门口?

太和门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像我们平时去学校上课一样,皇帝也会在这里处理国家大事。每天早上,皇帝要和文武大臣们在这里开会,就跟我们在学校里上早自习、开班会一样的。只不过是给皇帝摆上桌子和椅子,皇帝坐在这里,大臣们在内金水河南边等着。说到跟哪个大臣有关的事情的时候,皇帝就会再叫哪个大臣过来讨论。你们说皇帝在这里喊,大臣在河南边能听得到吗?听不到怎么办呢?

登基

在古时候,太和门广场可是皇帝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比如说,新皇帝登基的时候,就会在这里进行隆重的典礼。有好多皇帝,就是在太和门这里举办登基典礼登基做了皇帝的。想象一下,那时候的广场上,站满了文武百官,他们穿着华丽的官服,排列得整整齐齐,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阅兵仪式一样壮观。而新皇帝会坐在宝座上,接受大家的朝拜,那场面相当的威严啦。如果你们是皇帝,你们会不会害怕?在1908年的时候,溥仪皇帝只有四岁,就是在这里登基当的皇帝。当时他觉得这里一点儿也不好玩,哭着喊着要回家去。

彩棚太和门

在清朝的时候,曾经有一年,太和门着火了,火势非常大,眼看光绪皇帝的大婚就要到了,这可怎么办呢?于是,就召集了很多心灵手巧的老北京纸扎艺人,让他们用竹子和彩纸做一个临时的假太和门。这些工匠们利用纸糊、彩绸扎等传统工艺,按照太和门的原貌进行复制。他们不仅复制了太和门的整体结构,还细致地还原了檐角的小兽、大吻雕镂等细节,使得新搭建的彩棚几乎与原建筑无异。连长期在故宫工作的人也难以辨认真假。此外,这座彩棚还具有极高的稳固性,即使刮风,也感受不到动摇。以假乱真的纸太和门,让光绪皇帝顺利地举办了大婚。等大婚结束后,才开始重新修建真正的太和门。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和门,是清朝的光绪年间重建的。

太和门

门钉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故宫里最大的门是哪一座吗?比我们刚才经过的午门还要大的。大家看前面那扇大大的门,就是是故宫里最大的门,叫太和门。

太和门的大门又大又厚实,上面有很多铜制的门钉做装饰。一排排的,整整齐齐。这些门钉也不仅是为了好看,还有加固大门的作用。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猜猜太和门的门钉有多少个呀?给你们一个小提示,它们排列得很整齐哦,是有规律的。大门上横着有九颗门钉,竖着也有九颗门钉,一共是九九八十一颗门钉。为什么一排门钉有九颗呢?因为在个位数里,最大的数是九。这个最大的数,只有皇帝家,就是这座故宫里可以用,其他的地方是不让用的。

吉祥缸(太平缸)

小朋友们知道这个大水缸是干什么用的吗?对了,是消防防火用的。在古时候,这里面装满水,万一失火,就可以用这个水灭火。

在故宫里,像这种铜的、铁的大水缸,一共有308口,这两口大缸是铁的。因为故宫的建筑大多是木头做的,很容易失火,所以这些大缸就非常重要了。而且,古代的人们还很聪明,他们在冬天的时候会在缸下面烧炭,给缸里的水加热,防止水结冰,这样就可以随时有水用来灭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