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前广场

知识点

  • 太和殿前广场特点
  • 仪仗墩
  • 鼎式香炉
  • 须弥座
  • 龙生九子(千龙吐水)
  • 龙生九子(螭吻)
  • 龙生九子(脊兽,狻猊)
  • 黄色琉璃瓦
  • 面阔进深

互动设计

  • 猜须弥座望柱下的螭首的用途。
  • 提问现在全国有多少个省市自治区。

讲解点和讲解路线

  • 太和殿广场(行走)
    • 太和殿前广场特点
    • 中轴线
    • 十五层地砖
  • 太和殿广场(定点)
    • 仪仗墩
    • 鼎式香炉
    • 须弥座
    • 龙生九子(千龙吐水)
    • 龙生九子(螭吻)
    • 龙生九子(脊兽,狻猊)
    • 黄色琉璃瓦
    • 面阔进深

导游词

太和殿广场(行走)

太和殿前广场特点

小朋友们,我们过了太和门,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太和殿前广场,因为前面的大殿就是太和殿。

太和殿广场是不是像个超级大的足球场,这里也是超级大的舞台。这个殿前广场,和刚才看的太和门广场类似,也是长方形的形状,平平坦坦,方方正正的。广场有四、五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比刚才的太和门广场更大,是故宫里最大的广场。

小朋友们,你们看太和门广场,是不是和我们平时去的广场不太一样呀?现在的广场可能有很多绿化植物、游乐设施,但是太和门广场上却没有这些东西。这么大的地方,没有一棵树、一株草,是不是显得特别空旷和安静呀?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太和殿前广场是皇帝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皇帝要让大家感受到严肃和神圣,就像考试时的教室一样安静,需要保持庄严、肃穆的氛围。我们的学校操场,在做操或者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也会很安静、整齐,不会有玩耍的东西,是一样的道理。

地面上铺的这些石板和方砖,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我给大家说个小秘密,我们脚下铺的砖块,足足铺了有整整的十五层。你们猜为什么要铺这么多层呢?这是因为古时候的人们很聪明,他们担心有人会挖地道偷偷进入皇宫,所以把地面铺得很厚实,这样就很难挖通了。

其实,太和殿前广场也不是一直这么严肃怕人的。以前过年过节,或者皇帝过生日的时候,广场上会摆满各种各样的礼物和装饰品,有时候还有舞龙舞狮表演呢!皇帝站在前边太和殿的台阶上往下看,整个广场热热闹闹的,是不是会非常开心?

中轴对称布局

广场中间这条路很特别,是用大石板铺成的,叫什么路来着?对,叫御路。只允许谁来走,不允许别人走来着?对,只允许皇帝走。有一条线,把广场中间这条御路一刀切成两半,叫什么线来着?对了,叫中轴线。

大家看,中轴线两边的院子和房子是不是长得是一样的?这就是中轴对称。广场两边的房子长得也是一样的,那是大臣们等着到太和殿去上朝的地方,就像我们上课前在教室外排队是一样的。

大家再看,中轴线两边,是不是各有一根高高的柱子,长得都一样,这叫华表。他们像不像是站岗的卫士?守护着太和殿和这个殿前的广场。

在古时候,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的时,这个殿前广场上会站满文武大臣。大家整整齐齐的站在这里,向皇帝行礼。因为行礼的人非常多,所以相当的壮观。

太和殿广场(定点)

仪仗墩

需确认仪仗墩是只有太和殿前广场有,还是太和门广场也有。

地面嵌有200块白色石头的仪仗墩,主要作用是为仪仗队和文武百官提供站班的位置。古时候,皇帝举行大典时,士兵们站在上面举旗撑伞,文武官员则跪在两旁行礼。

  • 仪式站班:在举行大朝会时,仪仗队和文武百官需站在仪仗墩上,手持旌旗、伞盖、斧钺等仪仗物品,以示威严。
  • 显示皇权:仪仗队的存在象征着皇帝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通过仪仗队的整齐排列和威武姿态,皇帝的权威得以彰显。
  • 功能实用性:仪仗墩的设计也考虑到了实用性。例如,它们可以作为站班的支撑点,避免地面湿滑或不平带来的不便。

仪仗墩不仅是太和殿前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古代皇权文化的重要体现。它通过仪式化的排列和功能性的设计,展现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以及皇家礼仪的庄重与威严。

鼎式香炉

小朋友们看这些大铜炉,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这是香炉。古时候,在殿前广场上举行重大活动的时候,这里会点上有香味的木头。香味就会从香炉中飘散到广场的空气中了。广场上一共有十八香炉?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古时候,这是代表了当时全国的十八个省份。我们现在全国一共有多少个省市自治区,有谁知道啊?

须弥座

大家看,太和殿建得高高的,有三层汉白玉石的台阶,每层台阶都有很多级,加起来总共有好几十级。因为太和殿是整个故宫里等级最高的建筑,所以它的台基也是最高的,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龙生九子

椒图、螭吻、睚眦、蚣蝮、狻猊、囚牛、嘲风、蒲牢、负屃。

在我们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生了九个不同的儿子。每个儿子都有独特的外貌和能力,也有不同的名字。我现在就给大家介绍几位在故宫里会遇到的。

千龙吐水

太和殿三层汉白玉石台基的底部,有1142个龙头,这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叫蚣蝮,也叫虫八夏。龙的这个儿子,龙头像蜈蚣一样。小朋友们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小朋友们看,龙头的口中是有孔的。下雨的时候,广场周围的这些龙头就会一起喷水,形成千龙吐水的奇观。这些龙头其实是排水口,是不是即实用又好看,这才是真正的水龙头。 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排水口要设计成龙头的形状?

螭吻

小朋友们看,太和殿的殿顶正脊两端的龙头,这个是吻兽,叫螭吻,也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 。龙头的嘴咬着屋脊,封护住屋顶前后交会接头的部位。这是因为龙的这个儿子,喜欢登高望远,喜欢吞东西吃,有发镇火和避邪的作用。建筑不但有威严和神秘感,也是古时候的一种防火理念。大家想想看,龙的儿子在屋顶上,可以防火吗?小朋友们知道,古时候和现在如何防火吗?

脊兽
- 青龙、青鸾、狮子、海马、天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 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

小朋友们注意到屋顶上的那些小动物了吗?他们叫脊兽,就是屋脊上的小动物。大家可不要小看他们,他们都是神话中的吉祥物,每一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他们在这里守护着太和殿,也守护着皇帝,是神奇的小卫士。

最顶头儿上的,是骑凤仙人,像不像是一个仙人骑着一只凤凰?从仙人后面,分别是龙、凤、狮、天马、海马、押鱼,第七位小兄弟叫狻猊(酸泥)。这位狻猊小神兽也是大有来头的,他是一条小龙,也是龙的儿子。

排名第八的小兄弟叫獬豸,长什么样是不是看不清楚?好,小朋友们记好了啊,这个叫獬豸的小神兽,我们现在看不清楚。最后,我让大家看个大个的。

小脊兽的数量越多,就表示这个屋子越重要、越高级。这座太和殿是小脊兽最多的宫殿,小朋友们数一数,有多少只?对,有十只小神兽。小朋友们知道,这第十位神兽小兄弟,叫什么名字吗?叫行什,因为在这里他排行第十。行什这位神兽小兄弟,只有在太和殿上有,其他的宫殿上都没有。因为太和殿最高级,其他的宫殿都要从后面依次减少脊兽,第一个减掉的就是这个行什小兄弟。

屃赑

大家见过驮着石碑的大乌龟吗?其实他不是乌龟,而是龙,名字叫屃赑,也叫负屃,也叫霸下。特别擅长背非常重的东西,所以就让他驮着大石碑了。

睚眦

有一句成语,叫睚眦必报,小朋友们听说过没有?这个睚眦也是龙的一位儿子,长得样子是瞪大眼睛,怒目而视人。因为他气量特别小,特别好生气,特别喜欢斤斤计较,所以人们把这样的行为,叫做睚眦必报。小朋友们要做一个大度的人,凡事不要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小鼍龙

西游记里的泾河龙王,有九个儿子。第一个小黄龙,是淮河龙王。第二个小骊龙,是济河龙王。第三个青背龙,在长江做龙王。第四个赤髯龙,镇守黄河。第五个徒劳龙,为佛祖看守大钟。第六个稳兽龙,为神宫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为玉帝守擎天华表。第八个蜃龙,在东海支撑着泰山。第九个是小鼍龙,在黑水河抓了唐僧。

黄色琉璃瓦

大家看,太和殿金黄色的屋顶,这是因为屋顶上铺的瓦片是黄色的琉璃瓦。小朋友们进故宫后,虽然看到的房顶大部分都是黄色的琉璃瓦,但是可不要小看啊。黄色琉璃瓦代表的是皇帝的尊贵和威严,在古时候是不允许其他人使用的,既然是皇帝的亲戚家也是不允许使用的。如果是皇帝的亲戚封了王的,成了王爷,那他家的屋顶就可以用琉璃瓦,但是不允许使用黄色琉璃瓦,只允许使用绿色的琉璃瓦。

面阔进深

小朋友们,谁知道多么大的房子,叫一间房?在故宫里,房子的大小是按间计算的,一间的大小就是由四根柱子围起来的空间大小。围起一间房子来,需要一根柱子,大家知道了吧?那围起来两间房,需要几根柱呢?

在故宫里,我们说一个宫殿有几间宽,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正面是几间那么大。说一个宫殿有几间深,就是说宫殿的侧面是几间那么大。

这个大殿差不多有六个篮球场那么大,差不多有五、六十个教室连起来那么大。一般人说宫殿有多大,就这么说个大概大小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刚才学了专门的知识,我们就得说,这个太和殿是十一间宽,五间深,是我们全国最大的宫殿。

给大家留一个作业题目,回家研究一下。太和殿有十一间宽,五间深,那么他需要多少根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