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么给孩子讲论语,让他们摇头晃脑的背古文吗?似乎不大行。我们应该让孩子触摸孔子伟大而鲜活的灵魂,应该让孩子体会孔子融化到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因为论语已经融化到了我们的民族血液中。
从论语中选择一些能给小朋友讲的篇章,并试图以小朋友能理解的语言意译。因为有选择,而且是意译,难免掺杂主观倾向。但是,本文旨在讲孔子、讲论语,无意夹带私货。选择和翻译有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体例
这种样式的,是论文原文。
这种样式的,是周版译文。
这种样式的,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增强的译文。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一生,对自我的要求和教育别人的内容都是,一个强者应该表现成什么样子。或者换句话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表现,他才是一个强者。
比如,同样是强者逻辑,我们中国人的强者逻辑和美国人就不相同。
美国人的强者逻辑是,落后就要挨打。我是强者,你是弱鸡,所以我就要欺负你,杀你的人、抢你的地盘、掠夺你的财富。
而我们中国人的强者逻辑,是有教无类。我是强者,你是弱鸡,所以不要灰心,不要气馁。同学们,只要你爱学习、努力学习、向我学习,大家都可以变得像我一样优秀,然后我们共同建设一个文明的世界。
论语节选
学而第一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有个同学来问孔子:“老师,老师。如果我很穷,但是不去讨好别人,不去巴结别人。如果我很富,但是不得瑟,不瞧不起别人。这怎么样?”孔子说:“哎呀,你能做到这样,就已经非常好了。如果穷,但是很开心。如果富,但是很懂礼貌,遵纪守法。这样是不是更好一点儿呢?”
子贡说:“《诗经》上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不是就是说像这样,不断打磨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精益求精呢?”孔子说:“子贡啊,你太棒了!现在都可以读懂诗经了,真是举一返三的好同学。”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诗经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中的王,是我们伟大文明的代表。凡是有人的地方,我们的文明就可以覆盖。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的文明,可以惠及全世界的人民。
这个作用和影响,就像北极星一样。北极星并不占有天上的星辰,但是所有的星辰,都围绕在他的周围。北极星也不占有我们,但是我们都可以通过北极星,来指引我们的方向。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有个叫孟懿子的同学,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要总是跟爸爸妈妈顶牛、干仗,这就是孝道。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有个叫孟武伯的同学,也问孔子:“什么是孝道?”注意哦,这个孟武伯同学,是上面那个孟懿子同学的儿子。他们父子两个人,都在孔子的班上当学生。是不是很好玩?孔子就是这样的,只要你爱学习,都可以来班上共同学习。
孔子说:爸爸妈是因为担心你的身体健康,担心你的学习成绩,才会生气的。所以,注意自己的健康,搞好自己的学习,不让爸爸妈妈生气,这就是孝道。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有个同学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大家都说,听爸爸妈妈的话,就是孝道。但是,你不听话,他们就会揍你,你能不听话吗?所以,我们尊敬父母,认真理解父母的话讲的道理,这样的听话才是真正的孝敬。”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有个同学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保持和颜悦色的情绪和态度很难。爸爸妈妈有什么家务劳动,有什么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多分担一些。我们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分给爸爸妈妈吃一点儿、喝一点儿。我们对爸爸妈妈始终保持一种和颜悦色的情绪和态度,这样就是孝道吧!”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的同学不偏科,不是哪一门课程优秀,而是所有的课程都成绩优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如果只是死记硬背,而不思考,就会迷迷糊糊。如果只是在那里思考,而不是持续的学习,就会原地踏步,原地打转。
八佾第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同学之间,不要争斗,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如果一定要斗一斗,那就是在学习上斗一斗。平时共同努力学习,考试的时候一较高下。这才是君子之争。
里仁第四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到品德好、成绩好的同学,我们就要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到有的同学犯了错误,我们就要注意,不要也犯类似的错误的。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跟父母或老师出来玩,不要跑得太远,要在父母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让他们看得到你。在家里也是一样,如果有事情一定需要出去,那就一定要告诉父母老师,你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一定要按时返回,避免父母老师担心。跟爷爷奶奶等其他家长在一起,也是一样的。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爸爸妈妈的年龄,我们一定要知道。一方面是,还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我们很开心。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在长大,爸爸妈妈不断在变老,我们一定要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只要我们做到严于律己,就很不容易再犯错误了。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述而第七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的学问并不是一出生就有的,都是因为热爱学习,努力学习,才有了现在的学问成就。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只要有几个人在一起,就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做的好的人,我就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好的方面。做的不好的人,我就可以学到,有哪些不好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和睡觉的时候,不聊天,不说话。
席不正,不坐。
要站的真,坐的正。在桌椅没有摆正之前,不坐下。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好的学习,是为了自己学习。不好的学习,是为了老师而学,为了爸爸妈妈而学。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优点,就怕自己没有优点。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对我不好的人,我仍然对他好。这怎么样?”
孔子说:“那你如何对待对你好的人呢?对你不好的人,你不反击他就行了。对你好的人,你一定要对他好。”
灵公第十五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犯了错误不改正,那可就是真的犯错了。